如何提高施肥技术水平 二维码
8
发表时间:2020-11-01 17:22 如何提高施肥技术水平 要使同一优质水稻品种,通过改进施肥技术,提高单产和品质,就必须根据水稻不同生育时期的需肥规律,把握住施肥时期、肥料种类和数量,以获得**的施肥效果,最终达到水稻高产、优质和低成本的目的。水稻生产所需土中的营养元素氮、磷、钾为三要素,硅、硫、钙、镁为必需元素,铁、锰、锌,铜、硼、钼、氯为微量元素。这些元素除少数从空气和水中获取外,大多数都靠水稻的根系从土壤中吸取。随着水稻产量日益增加,施肥的技术和水平也必须相应提高。目前由于水稻施肥比较单一性,土壤中缺磷、缺钾或缺微量元素田块逐渐增多。因此水稻生产要高产、优质、高效,就必须进行测土配方施肥。
据研究,每生产100千克稻谷需从土壤中吸收氮2.25千克、磷1.1千克、钾2.6千克。氮、磷、钾之比约为2:1:2.4 。我市水稻由于营养生长期较长,对氮的吸收,一般出现分蘖期和幼穗分化期两个吸肥高峰,**个吸氮高峰吸氮量约占总量的50-60%,第二个吸氮高峰约占30-40%。结实到成熟期吸氮量约占10~20%。对磷的吸收,幼穗发育期为最高,占总吸收量的50%左右,分蘖期次之。结实到成熟期吸磷量,约占总量的15~20%。对钾的吸收,以抽穗前最多,达90%以上,抽穗后吸收量很少。吸肥量虽因品种、气候(主要为温度)、土壤,肥料、施肥技术和产量水平等有差异,但普遍的规律是要重施底肥,看苗巧施追肥。 1.重施底肥:以农家肥为主,配合施用水稻专用复合肥。一般亩施农家肥公斤,水稻专用肥40-60公斤,在抄二道田时施入大田。注意浅水整平耙细,田面无残茬,浅水栽秧,防止肥水流失。 2.巧施追肥:移栽后10-15天,每亩撒施碳铵15-20公斤,作攻蘖肥,以后可根据后期长势而定,在打苞抽穗前需要追肥的田块,可以亩追施尿素5公斤左右。 |
|